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很多見,很多家長會抱有僥幸心理,想著等孩子長大了就能恢復了,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能自愈嗎?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發現,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對的,一定要重視起來,以免因為自己的僥幸心理錯失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況下分為以下幾種:智力原因、聽力障礙原因、發音器官病變、感統失調、腦神經或發音器官肌肉病變、孤獨癥等。還有本身發育上的因素,比如有些孩子在語言發育過程中,某階段會出現暫時的落后,醫學上稱為“發育性語言發育遲緩”。這樣的孩子大多能基本聽懂大人說的話或部分指令,比如走、坐、吃、開門等并照指令行動,但說話較少或較晚,而且詞匯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齡兒的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較理解能力明顯滯后。
也有可能是因為家庭的原因,父母長期忙于工作,對于孩子照顧和交流都很少,孩子長期接收不到語言刺激,沒有聊天的對象,長時間不說話就會喪失說話的能力。或是家庭不和諧,經常打架喊罵的家庭,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也會讓孩子變得不愛說話,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
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最關鍵時期,這段時期需要父母積極引導,并重視孩子語言發育的情況,如果發現孩子3-4歲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就需要及時尋找專業醫生或專業測評師對孩子的語言發育狀況做出全面、系統的正確評估。